这都是真实的,但不全面。在阿富汗有阿富汗的特点,这个特点就是慢。任何一件手续,别的地方清楚了是归哪个部门管,找人疏通,走程序就行了,这里不然。光是要找到谁负责就要火眼金睛,都说他能办完,拿到好处后就远不是那回事。你认为可以了,做了工作上的计划,且要等呢!一会儿说正在办,一个星期,然后一个月也没成。再催,有病了,参加葬礼了,参加亲戚婚礼了,甚至出国了都是理由,最后就干脆不接你的电话,看看耽误事不是?其实,虽然很多你要办事的人就是在这个机构,也是担负着这项工作的职责,可是他未必懂得上下流程,发现不是他能办完的,就装鸵鸟了,根本想不到你工程的进展被拖延,没这方面意识,更不认为可以通过努力改善。
别说外国人摸不透这里的法律,就是阿富汗本地人也并不熟悉法律法规,还有新社会发生的变化。喀布尔这个城市已经三千多年的历史,自有它的惯性,不是一个政府、一个时代就能改变。要想在阿富汗达到愿望,那就要对方方面面熟悉、了解,一旦干起来,发现和想象的不一回事,那就进退失据了。阿富汗新政府有翔实的投资法规,有翔实的税收法规,这都要仔细研究透彻,当然这不是说一切按法律法规办事,是在被这些部门勒索的时候对付他们的。
既然这个国家不是一个纯粹的法制社会,那就需要在通融、变通中灵活。对这里的工业企业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塔利班和武装分子,而是不熟悉的环境和风俗习惯,工业区很多阿富汗本地的小企业也是大骂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、随意,电视上几乎天天有,甚至商会毫不客气的指责政府部门的幼稚政策,只是转型的政府水平有限,难以改进而已。也有幸运的,那就是一旦闯关顺利,能开始生产了,那外资也好,阿富汗本地投资也好,就像抽水机一样的回笼投入和积累财富了。
市场上进口不易,生产不能,一家能正常生产的工业、企业,那就是市场的宠儿,象中国的八十年代前。不过,工业最终是一个国家的支柱,要得到支持、发展的优先考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