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阿富汗有两个众所周知的工业区,传统形成的老工业区和国家投资署筹建的新工业区。新工业区规划相对整齐,以引进外资、合资合作为主,生产轻工业品。老工业区在喀布尔机场的周围,土地大部分为私有,可以通过认可的买卖建立企业。当中夹杂政府企业和外国公司和机构的长期或者临时租用地。前几年电力不能足够供应,线路老化,公路也坑洼不平。最近公路重新铺上了沥青,又有了“乌兹别克斯坦”给援助的电力,很多项目也陆续开了工,慢慢的做着工业家的梦。电在这里分两种,一种工业用电6阿尼,约合人民币0.8元;一种特种行业用电9阿尼,约合人民币1.3元。
并不要接入费和电损费,就按所用的电表计价,拿钱从喀布尔电力局买一个电本,两个月付电费到银行就行。超期在一定的时间内不收罚款,只是如果用电量很大的话,要批文,这背后的工作很多,不但要找对人物,还要有相当的不可预见的费用输出。这和以前不同的是,现在只要肯花钱,还是能拿到电用,至于什么时候能通上电,是他们说了算。西部“海拉特”省会,一家羊绒梳洗厂,占地很大,生产量很小。
中国人参与过建设和生产,伊朗人参与过建设生产,现在以阿富汗人为主,从各羊毛羊绒出产地收购,加工后出售,主要销售地是欧洲,成品供不应求,厂家想扩大生产,刚刚从中国山东进口了又一条新生产线。“海拉特”几乎没有被用电短缺困扰过,它西边就是伊朗的“马什哈德”,“马什哈德”在伊朗也是工业重镇,当然还是伊斯兰的宗教区域性圣地,每年去朝圣的穆斯林不计其数,就是这个城市常年帮助“海拉特”供应电力,使得这个阿富汗西部省会有了生产的基本要素,在阿富汗来说,小企业颇多。大理石也是一个特色,不光在“海拉特”,在所有大城市都有锯解厂,除了被中国人喜欢的黑金花,还有更多的是阿富汗人自己喜欢的黄色、白色大理石,甚至从印度进口大理石加工给一些高档的楼堂馆所。至于阿富汗稀有的高原宝石,青金石,那都是在一个个家庭工厂和作坊生产的,量本来就不大,更谈不上影响,只是最近才被一些外商关注。
所有初来阿富汗的商人,看到阿富汗一方面需求强大,一方面轻重工业凋零;一方面联军、联合国的高消费,市场各类商品价格奇高,一方面全靠满世界进口、高昂的运输费用,都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,何不就地生产?又不是高科技,都很容易的技术,并且原料充足、价格低廉,最终成品好卖价又高,那中间的利润显而易见等等。